学校主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页  图书信息中心概况  教师风采  读者服务  电子资源  党建工作 

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新闻 > 正文

植树节 | 孟春之月,盛德在木

发布时间:2021-03-12   


在中国,植树节的设立虽然是现代的事儿,但是植树的传统可以说是自古有之了。《礼记》有言:“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春天正是树木生长的好时候,自然要多多植树了!



 

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清明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植树时间。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植树的习俗。古人在清明节植树,也以此形式抚慰人们心中对逝者的悲痛思念,象征着来年的希望。

 

现代中国植树节的创立,与孙中山有密切关系。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并提倡植树造林的人。1915年7月,在孙中山和一些林学家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把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仪式,并把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到了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造福子孙后代。


有关植树节的古诗:


唐·于鹄


一树新栽益四邻,野夫如到旧山春。

树成多是人先老,垂白看他攀折人。


唐·白居易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唐·杜甫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